《惊弓之鸟》教学反思
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,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,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,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《惊弓之鸟》教学反思,欢迎大家分享。
《惊弓之鸟》教学反思1前几天,我在班级讲了《惊弓之鸟》的第一课时,《惊弓之鸟》是《战国策。楚策》中的一个故事,讲的是魏王与更羸一起打猎的时候,更羸发现一只受过箭伤的雁,断定它一听到弓声就会落地。果然,这只雁应声而落地。后来用这个故事比喻那些受过惊吓后,遇到一点动静就惶恐不安的人。
这个故事在我们大人的眼中是通俗易懂,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些词语和句子还是比较生涩,如果故事情节理解不透,那么更谈不上总结升华寓意。因此,在教学设计时我结合自己的教研主题“导入环节吸引学生注意力策略的探究”。在上课伊始,让学生看《惊弓之鸟》的FLASH动画,并让他们看完动画后说个成语。这样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动画片上。简短的动画情节把学生的注意力全带进这个故事中。课题由此引入,这样既是一个好的导入,也是让学生有利于理解课文的一种好方法。可以说是一举两得。
整节课学生都在积极乐学的氛围中学习着,教学效果也很不错,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这个成语的本义“被弓箭吓怕的鸟”
当然,我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,就是我在识字上花费的力气有些大些,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了,不用像一、二年级孩子那样以识字为主,教师要多放手,应该做好向中、高年段的过渡。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课文分析上会更好一些。如果再抓住魏王和更羸的对话 ……此处隐藏14617个字……请同学自由通读课文之后,我照例又抛出这样的问题大背景:“更羸不用箭只拉弓,就把天上飞的大雁射了下来,你佩服不佩服更羸?”
这个问题,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引到了各自的课本之中去了。大家开始默默地读起自己的书来了。
经过约五分钟左右,教室里开始陆陆续续地举起了小手。
有的说:“我以为更羸的本领显示在了他能仔细观察,能从一只在常人眼里看来是极普通的大雁中看出它飞得慢,叫的声音也很悲惨。”
有的说:“我以为更羸的本事还显示在了他能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状况,经过严密的推测,最终明白这不但是一只受过箭伤,伤口还没愈合的大雁,而且是一只离开同伴,孤单失群的大雁。”还有的说:“我以为更羸的本领更显示在了他熟知大雁的心理,明白它听到弦响,心里定会十分地害怕,定会拼命地往高处飞。这样一用力,伤口就拉开了,便从高空中掉了下来。”课上到这个份上,我便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自己的书本上。在自由朗读了几分钟后,我顺势地回到了刚才的话题:“你们此刻还佩服不佩服更羸?”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后,大家开始纷纷发言:有的说:“我佩服更羸,佩服他仔细观察的潜力。我平时就缺少这种观察潜力,对一些常见的事物发现不了新的东西,所以写文章时,写出来的东西也很平淡。以后我要向更羸学习。”有的说:“我佩服更羸,佩服他能进行科学地推测。如果是我,即使看到了这只大雁,也并不能明白它受过箭伤,孤单失群。”有的说:“我佩服更羸,佩服他的谦虚与实事求是。如文中的‘我能够试一下’、‘不是我的本事大,是因为我明白,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’这些地方都能够明白更羸很谦虚,并不把自己吹得十分地神奇与了不起。”…………
尽管下课的铃声早已响过,但同学们好像并没有听到,依然沉浸在一片愉悦之中……